400-678-7831
中國語言服務行業產值小幅增長,翻譯細分領域領頭羊受益最大
經濟發展有其固有慣性,2020年GDP增幅預計將低于6%。中國以語言服務為主營業務的語言服務企業數量增長乏力,2018年底為9734家,比2018年6月底增加了82家;中國語言服務行業產值為372.2億元,單企業平均營業收入為382.3萬元,僅分別比2017年增加了12.9億元和10萬元。2019年語言服務企業普遍感覺比以往更難獲得發展。宏觀經濟縮緊一方面導致語言服務需求方國際業務縮緊或增長乏力,利潤下降,從而降低語言服務預算,或精通外語的業務人員為了節約語言服務成本而自己擔當起企業部分翻譯任務。
雖然語言服務企業增長幅度乏力,但經營范圍含語言服務的企業增幅卻非常巨大。2019年6月底在全國各地(不含港澳臺)注冊、經營范圍含語言服務的企業達到369935家,與2018年底320651家相比,半年間多了將近5萬家,體現出國內企業對語言服務的迫切需求。這部分需求,終將會轉移到服務質量過硬的語言服務細分領域領頭羊企業頭上,使其獲得較大幅度增長。
另外,中美將會很快簽署第一階段的經貿協議,目前中美雙方正在履行法律審核,翻譯校對等必要程序。這雖然仍存在諸多變數,但給處于階段性低谷之中的社會經濟帶來曙光,將激發更多語言服務需求與產能。
這些變化最終能讓中國語言服務行業2020年增長勢頭不變,但增幅不大。
遠程翻譯(口譯、筆譯)逐漸成風,二三線省會城市將成為語言服務人才聚集地,一線城市成為語言服務總部和業務交付中心
翻譯技術的發展銳不可擋。隨著5G通信技術商業化全面鋪開,將翻譯平臺布置在云端服務器上可讓譯員輕松遠程訪問,極少出現通信故障,遠程提供語言服務已成為現實。加上各種即時通信技術、文檔共享存儲技術、文檔在線修改技術,遠程筆譯成為一種成熟的業態。而遠程口譯技術業已出現,同傳譯員無需親臨口譯現場,而是通過技術設備傳輸會場視頻與音頻,在遠程提供口譯服務。遠程同傳受眾不再限于現場人員,任何人通過手機在有通信信號的地方便可以收聽收看。另外還可以通過語言識別技術直接轉換為文字,可供后續隨時檢索與查詢。遠程口譯使用技術設備很少,方便攜帶,大大節約了同傳會場設備搭建、調試、維護等成本。
由于一線城市房價高居不下,生活成本較大,而語言服務需求方愿意支付的翻譯費率總體上呈走低態勢,使得一線城市大部分譯員很難通過提供語言服務得以成家立業。有遠見的語言服務企業已經開始通過并購、成立公司等方式進入二三線省會城市,并發展為生產中心。目前,成都、濟南、西安、沈陽等城市已經成為國內主要的語言服務生產中心,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則成為語言服務總部和業務交付中心。另外,部分全職譯員則生活在四五線城市,不一定都是兼職譯員,這種生態也已形成。比如,有些公司的女性譯員從一二三線城市返回四五六線城市老家生孩子、養孩子,通過云端翻譯平臺提供遠程翻譯,其工作量并不受太大影響。
中國語言服務行業標準逐步與國際接軌,語言服務標準化中國經驗值得全球學習
2015年至今為中國語言服務行業標準國際接軌階段,中國翻譯協會第一部團體標準《翻譯服務 筆譯服務要求》(T/TAC 1-2016)等同采用國際筆譯服務標準ISO 17100: 2015,中國翻譯協會第三部團體標準《翻譯服務 口譯服務要求》(T/TAC 3-2018)等同采用國際口譯服務標準ISO 18841: 2018,緊跟國際標準步伐,有利于中國的語言服務企業和世界同行接軌,促進中國整個語言服務行業的健康發展。
2019年11月22日,中國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第六屆全國語言與術語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62)成立,吸納9名語言服務行業專家為委員,語言服務國家標準從此有了國家隊,將有組織、有計劃地制定語言服務國家標準。
語言服務標準化中國經驗包括:(一)從多個層面上制定語言服務標準,目前在國家標準層面上盡可能等同采用國際標準保持與國際接軌,在中國譯協協會標準上按照“先易后難,急用先行”原則制定國際國外所沒有涵蓋到的標準,比如口筆譯人員基本能力要求、翻譯培訓服務要求、翻譯定價指南等,在中國語言服務行業規范層面,針對急需解決問題快速制定行業規范,比如語料庫技術規范、翻譯服務采購指南等;(二)由中國譯協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組建語言服務標準化工作委員會,針對語言服務特性、語言服務管理特性、語言服務保障措施、語言服務質量評估等問題開展標準化研究和推行工作,加快全面標準化建設,提升標準水平,完善標準體系,為翻譯和語言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三)中國譯協在全球率先開展針對語言服務行業的服務認證工作;(四)中國語言服務企業認證蔚然成風,通過認證與標準化手段來實現企業提質增效,認證范圍包括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 27001信息安全體系認證、軍工保密認證、ISO 17100筆譯服務要求認證、筆譯服務認證等。
2020年,中國語言服務標準尚在逐步完善過程中,但中國在語言服務標準化領域的探索經驗,值得全球語言服務行業學習。
語言服務將成為高校本科專業,語言服務將成為學術研究熱點
語言服務作為一種業態提出已有十多年時間,從2015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語言服務與管理研究所成立起,以“語言服務”為研究主體的高校科研機構、人才培養基地隊伍日趨龐大,學科學理研究日趨成熟。2019年,北京語言大學率先向教育部申報開設“語言服務”專業,計劃開設標準化語言服務方向、語言本地化服務、語言技術服務、國際會展語言服務、法律語言服務等方向。預期2020年,語言服務將列入教育部批準的本科專業清單,語言服務相關研究將成為熱點,涌現一批語言服務博士點、研究機構、學術期刊等。